首页

套路直播 妆主

时间:2025-05-28 11:49:33 作者:石泰峰:在中国少年先锋队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致词 浏览量:73959

  【光明时评】春日文旅生机勃勃

  【光明时评】

  作者:济之(媒体评论员)

  清明假期出游数据日前发布。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4年清明假期3天,全国国内旅游出游1.19亿人次,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同期增长11.5%;国内游客出游花费539.5亿元,较2019年同期增长12.7%。

  火热数据背后,是塞满“人从众”的景区“特写”,是令游客大快朵颐的场景。从浙江杭州“西湖断桥铺满了人”,到山东济南变成了“挤南”,再到江苏南京夫子庙景区因客流量过大,地铁夫子庙站临时跳站运行……此番情景不由得让人们感慨:“到处都有一亿人。”看来,这个假期,很多人都选择出去走一走、看一看。

  值得关注的是,这个假期,国内旅游出游人次较2019年同期增长11.5%。该项数据不仅意味着文旅含“金”量高,还意味着人们的信心含量足。正因为对未来有良好预期、当下有愉悦心境,才有较高的出行意愿,愿意用脚步丈量壮美山河。

  不只清明假期,这个春季的文旅消费都充满活力,增长势头始终保持强劲。据统计,3月以来,“赏花”“踏春”门票订单量同比增长近7倍,赏花相关产品预订量同比增长超3倍。“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其实,赏花何需直奔长安的上林苑,如今的神州大地,有很多地方都主打“赏花经济”。从广西南宁青秀山的三角梅,到北京居庸关长城脚下的山桃花;从江苏南京莫愁湖公园的海棠花会,到河南洛阳的花海盛宴,无不吸引游人前去驻足。在花团锦簇中,可领略浪漫花事,可感受春暖花开。

  出游,已经成为人们的基本刚需;发展文旅业,也是各地的发展抓手。对于游客来说,审美素养越来越高,消费需求也越来越多元化,不再满足于到景点吃吃喝喝、看看转转,还希望获得更高的文化体验和新鲜感受。各地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向游客提供更多充满文化含量的旅游项目,以及让游客眼前一亮的文旅新业态,将能更好满足人们不断升级的消费新需求,抓住产业发展新机遇。

  《“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推动文化和旅游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融合发展”。当前,很多地方坚持因地制宜,找准自己的文旅发展路径,期望在融合发展上实现新突破。有的力推“赏花经济”,有的做大“早茶文化”,有的深耕非遗经济……如此种种,都是围绕融合发展来发力,着力提升文旅业的黏合度,既招揽了人气,也发展了产业,塑造了当地良好形象,可谓一举多得。

  一年四季,光景各异,每个季节都值得出游。今春文旅消费充满活力,让人们看到了经济回升的向好态势。我们有理由期待,接下来的文旅消费同样充满生机。优化政策环境,解决堵点难点;推动产业融合,创新产品供给;建好平台载体,加大惠民力度……多方精准发力、协同努力,让文旅消费活力持续迸发。

  (光明日报) 【编辑:唐炜妮】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四集政论片《解码区域协调发展》第四集《城乡偕行向未来》

台湾娱乐博主“乐哥”在TikTok等平台有多年直播运营经验,最近正筹备开展直播培训,此次交流令她收获良多。她观察到,从直播设备、场景布置再到脚本创作,大陆博主的内容生产流程完整且运转成熟,这也是台湾同业亟待借鉴的。

全球专家江苏盐城探讨滨海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

“元宵节就要到了,二二四团很多连队都在我这里订做了龙、元宝等造型的花灯。”二二四团七连职工宋玉22日告诉记者,以前是用红柳枝条做花灯骨架,后来又用竹子,再到近几年的钢筋,做花灯的材料不断变化折射出的是职工群众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四川蓬安:春日田园美 乡村产业兴

9月23日,满载着日用百货、母婴用品、电器配件等出口货物的中欧班列,从霍尔果斯铁路口岸出境,奔赴波兰。这是今年经霍尔果斯铁路口岸进出境的第6071列中欧(中亚)班列,较去年进出境相同数量的中欧(中亚)班列提前了20天。

中国本月将举办精品消费月活动

他们都能够将企业价值观准确无误地讲解出来,并且在自己的工作中实际践行:负责接待的古井集团文化管理中心工作人员,为了更好展现古井贡酒风采,将采风安排得细致入微;古井集团参与采风的领导与工作人员,即便工作再忙,也要抽空见上一面,耐心解答问题,采风结束之后一一握手告别……

成都新津:菊花绽放引游人

中新经纬12月4日电 (闫淑鑫)“5个6.66元,今年冬天第一次买砂糖橘就惊呆了……”近日,砂糖橘陆续上市,不少网友反映今年的砂糖橘更贵了,“在我印象中,砂糖橘不应该是10元3斤吗?”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